瓶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瓶阀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一线调研只要肯干好日子还在后面

发布时间:2020-10-14 17:52:08 阅读: 来源:瓶阀厂家

编者的话: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3000个贫困村已经出列2936个,剩下64个将在今年全部出列。本报今起推出“出列村纪事”系列报道,记录村民在村出列、人脱贫后的生活新气象,展现脱贫攻坚给贫困地区带来的巨大变迁。

“山里建房成本高,党和政府让我住上新房子”

月亮还挂在天边,舒城县高峰乡明花村脱贫户刘友良就起床了,他习惯地看看房门是否被山风吹开了。老刘半年前搬迁到高峰乡街道安置点,但这个多年的习惯一时还改不了。“吱呀……”他打开门,门前是一个新建的文化广场。

老刘洗漱前,扭开煤气灶煮半锅水。洗漱完,锅里的水“咕噜噜”冒着气泡。他把面条放到锅里,等面条浮起来,放一把青菜。老刘“哧溜哧溜”吃起面条,趴在桌子边愉快地聊起来,“以前的房子都快倒塌了,弓着腰才能进门。老的土灶烧火慢、烟味大,哪有现在生火煮饭方便。 ”

明花村位于高峰乡西北部,属于典型的山区与库区结合村。 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82户550人,占总人口16.8%。一年前,当地部分贫困群众还住在深山里。由于山高路远,房屋年久失修,多数房子成了危房。

对于“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地区,生态移民是必由之路。经过易地扶贫搬迁,明花村15户居民入住高峰乡街道安置点。明花村脱贫户汪家怀以前也住在深山,如今跟老刘成了邻居。老汪说:“山里平地少,建房成本高。我盖不起新房,是党和政府让我住上新房子。 ”

记者在安置点看到,几排白色的砖瓦房,环绕着一个广场,形成一个椭圆形的安置小区。拐过小区的大门就是街道,坐车、购物都很方便。在乡党委书记蒋立权看来:“镇里把最好的地方腾给贫困群众住,就是为了能让他们稳定脱贫。 ”

老刘是单身汉,按照相关政策,他搬迁安置的新房面积25平方米。房间布局合理,收拾得干净利索。进门是客厅,一墙之隔是卧室,后面是厨房和卫生间。老刘对现在的住房心满意足:“在深山里住了63年,到街上要一个多小时。以前的房子一到雨天就漏不说,还担心山体滑坡,整夜睡不沉。 ”

“政府引导商贩来这里,加上交通便捷了,鲜叶一下山就能够卖出去”

早上8点,舒城县明花村的劳力几乎都出门了。村民沿着崭新的水泥路,翻山越岭来到各自的茶园。这里主要生产舒城小兰花,此茶冲泡后如兰花开放,枝枝直立杯中,有特有的兰花清香,因此得名。老刘泡了一杯陈茶,装进布袋子,拎着袋子出发了。

从新家到茶园的沿途映山红盛开,不远处的万佛湖碧波荡漾,老刘乐呵呵地哼着小曲。他告诉记者:“赶上脱贫攻坚的好时候,住上新房,走上新水泥路。 ”

对易地搬迁的贫困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搬迁后的生计问题。舒城县坚持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重点搞好茶叶、油茶等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在明花村,户户有茶叶产业。

来到茶园,老刘二话不说,弓着腰采摘起鲜叶来。干了一会,老人摸了摸额头上的汗水和露水说:“年纪大了,手脚不利索。不怕慢就怕站,我最近天天都来,叶尖还是没摘完,都长成了大叶子。 ”

山里的鲜叶一天一个价,清明前卖到120元每公斤,接近“五一”节就降下来了。过去的半个月,老刘卖了2000元的鲜叶。他说:“也拿一部分到茶厂炒茶,送给侄男侄女,剩下的留着自己喝。 ”

以前守着青山绿水没有饭吃的现象在大山里极为普遍。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转化为经济优势?明花村坚持绿色减贫,村民正在享受“金山银山”带来的红利。正在山上采茶的脱贫户贾世会说,以前每年也采摘茶叶,大多自产自用。现在政府引导商贩来这里,加上交通便捷了,鲜叶一下山就能够卖出去,不愁没有销路。

“政府提供就业岗位,为的是让我们有固定收入,不再受穷”

当天老刘摘了近4斤鲜叶,布袋子撑得鼓起来。他下山就出售了,拿到了80元。老刘为犒劳自己,顺道在街上买了一斤肉,回家准备煮一锅豆腐烧肉。

傍晚时分老刘和汪家怀又开始忙碌了。两人拿起扫帚,到安置点附近的包片区做保洁。在老刘看来,“政府提供就业岗位,为的是让我们有固定收入,不再受穷。 ”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延伸到村到户。舒城县根据各村实际需求,设立了护林岗、垃圾清运岗、卫生监督岗、护路岗、护渠岗等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和边缘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包括老刘在内,明花村已经安排辅助性岗位12人,人均年收入2400元。此外,还安排了生态护林员9人,年收入4500元左右。

群山环绕,万佛湖湖畔,一片栽植的山芋苗吐出新叶。这里是明花村产业就业扶贫基地。当地旱地较多,种植山芋价值有限,于是深挖山芋粉丝产业。“依托产业,打造扶贫驿站,带动更多贫困户就近就业。 ”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夏美友介绍,村里投入20万元,通过合作社管理,企业运营,打造就业扶贫驿站。企业负责山芋收购、山芋粉丝生产加工、销售等,提供就业岗位35个,带动15个贫困户就业,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走出了一条就业脱贫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就业扶贫让搬迁的贫困群众有事做、有稳定收入。 “发展产业、居家就业、外出务工、光伏收益……我们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后续扶持发展规划,因户制宜,逐户制定后续脱贫帮扶措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舒城县扶贫局局长张永宏说。

天色渐晚,干完保洁,老刘回家吃饭,因为犒劳自己有了好菜,他就喝点小酒。他说:“有了政府帮扶,自己还要加把劲!只要肯干,好日子还在后面。 ”(记者 夏海军)

治疗牛皮癣的医院排行榜

太原治疗早泄医院排行榜

深圳治疗性功能障碍排名

深圳不孕不育医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