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瓶阀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心结到哪里去解开

发布时间:2021-01-11 16:42:21 阅读: 来源:瓶阀厂家

心结,到哪里去解开?

本报记者姜澎唐闻佳   这两天,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麒教授的手机都来不及接,因为从本月18日开始,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结束了10年的对外服务,只保留面向校内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   结束的前一天晚上,张麒在微博上发帖称:“中心10年的对社会服务将于明天结束,社会对心理咨询的需要10年间急剧增长,我们却关门了,不是没有市场,只是没有牌照,咨询服务在中国还是得不到合法的地位。”   在心理咨询需求日增之际,一个颇具威望的学院派心理咨询组织为何却选择了“关张”?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无法注册没有身份,来的人越多,越怕出事。   所谓心理障碍是指不同于精神障碍的心理偏差,是人在特殊环境和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在昨天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的精神卫生法草案中,已经提出了“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开设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提高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能力。”而且精神卫生法草案对于心理健康增加了关注。业内人士呼吁,在精神卫生法出台后,应尽快出台相关细则,使心理咨询业能够真正合法有序健康地发展。    社会需求猛增心中“压力山大”   华东师大心理学全国闻名,依托这个专业设立的咨询服务中心,起初只致力于解决校内学生的“心理困扰”,后来,校外很多有心理困扰的人慕名而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心理咨询服务单位。据不完全统计,过去10年,这个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业务量成倍增加,接待的校外心理咨询服务超过5万人次。在此期间,中心工作人员也从最初的两三人,扩增到如今有数十名咨询师,年接待量已超过1万人次。   尴尬的是,这个曾为许多人“解开心结”的中心,至今没有合法的对外服务牌照,面对蜂拥而来的咨询者,非法营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无法忍受,终至自己“心理崩溃”,宣布关张。   事实上,十多年来社会步入快速转型期,价值取向日益多元,人们出现这样那样心理问题的情况越来越多。根据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最新的市民心理健康调查,接近20%的市民承认面对生活困难时力不从心,存在心理困扰。据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未成年人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过去5年,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咨询门诊增长了30%,主要涉及社交障碍、学习焦虑、学习障碍等。   上海健促办在调查中发现,面对困扰或生活重大事件时,44%的受访人次选择使用消极方式应对,包括压抑心底、工作压抑、物质麻痹、网络压抑等,将烦恼压在心底的比例最大,而这些恰恰是引发心理偏差的重要原因。   按张麒的估计,目前市场上的正规从业者“连市场万分之一的需求都不能满足”。因此,建立一张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网,为出现心理问题的市民及时提供咨询服务,纾解心结,已是一项紧要的工作。在此次即将出台的精神卫生法中,也明确指出,单位和学校应当关注员工或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合法身份难得谁来承担风险   “心理咨询中心几乎从未合法存在过”,张麒称,过去十年,中心多次尝试要合法化,未果。   原来,按工商管理条例,“心理咨询”并无对应的企业类型,工商部门认为,这应该纳入医疗行业管理;但医疗卫生相关部门认为,心理咨询中心从业者大多没有执业医师资格、临床治疗和科研的经验,也不属他们管辖。   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秘书长卢静雯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只有极个别机构属于“合法”营业,大部分从业机构与人员是“无牌开业”,游走在灰色地带。“工商登记只在2002年前后开放过很短一段时间,那时抓紧注册的,现在都成了合法机构,更多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现在只能打擦边球,注册为文化传播公司、教育咨询公司的名头。”   一边是难以合法化,另一边则是心理咨询师正“批量”进入社会。按最低入行门槛,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执业证书就可从业。这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一种职业许可认证。仅从上海看,目前不完全统计,有心理咨询师2.5万人,实际从业者约7000人。心理咨询机构没有“合法化”的途径就意味着这些咨询师只有“挂靠”在已有的心理咨询机构,才能从业。但尴尬的是,大部分心理咨询机构没有“牌照”,华师大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即为一例。   “由于中心额外承担了心理咨询师的督导任务,因此一些有合作关系的心理咨询师就挂靠在中心,对校内担任志愿者,对外则进行心理咨询。”据华东师大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透露,关张原因除了没有“牌照”,也与“挂靠”在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数量不断增加有关。在校方看来,这可能是越来越难以控制的风险,据此希望中心关闭校外服务,回归校内服务和心理学术研究。    心理咨询业亟需规范   越来越大的社会需求,与缺少规范和监管背景交叠,使心理咨询行业呈现诸多怪现象。   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微博被广泛转发,“昨天,我辞职了,再也不能昧着良心干下去了。昨天我接待了一位女孩子,她妈妈在外面和老板聊天,我和她在治疗室里,但是治疗了没多久就接到老板的短消息:‘她们家有钱,多给她卖几个疗程’,出来后才知道,老板在聊天的过程中听她妈妈说,家里有好几套房产。这样的黑心钱赚得太难受了!”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顶着各种名堂从事心理咨询业务的公司规模很小,多隐藏在居民小区中。开业者称,这种行业“惯例”是因为问诊者不愿意“抛头露面,被人发现”。而事实上,这种藏在暗处的地理位置特色暗示着这个行业某些秘不示人的从业特点,“你很难保证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水平、操守与道德。”业内人士称。甚至有人戏言,“心理咨询和算命差不多,两者都有不小的市场需求,但都不能在工商注册登记。”   在此情况下,对法规出台的呼声越来越大。不少人回复张麒的微博称,“上海心理咨询行业一直由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起固本清源的作用,而现在却要退出江湖,很是意外”、“至今没有相关法规出台,最受伤害的其实是民众,有需求但得不到正规的服务,利益缺乏保障!”   在一些发达国家,每1500人拥有一名心理咨询师。而我们遇到的问题是,由于从业者职业路径受阻,优秀从业者渐渐离开社会心理咨询服务行业,转投企业的人事培训等相关部门,而不当从业者却唱起了主角。   另外,国际上医院的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不论是管理还是服务对象都是严格区分的。医院里的心理治疗机构可以使用药物,并且就诊者还会有生理上的病症,比如抑郁症就属于疾病,而不是单靠心理咨询服务就能够解决的。一些发达国家规定,在心理治疗机构就诊的病人,心理咨询机构是不得接收的。而且如果心理咨询机构发现自己的咨询对象有精神疾患的症状,则必须将他们转诊至医院的心理治疗机构。正在制订中的精神卫生法也已经关注到了这一点,但是目前在这一行业仍然没有规范执行。   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致认为,亟需有关部门出台法规细则,严格规范,认真监管。

陇南三支一扶考试

平凉公务员考试

甘肃公务员成绩查询

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报名